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南报融媒体记者深入各行各业,采访劳模工匠,倾听他们成长的心路历程,体验他们工作中的酸甜苦辣。今天起,本报推出“致敬劳模礼赞匠心”栏目,展现新时代劳模的风采。 在接近100℃的炉顶给电炉换加热元件是什么感受?这是戎宏斌每天都要体验四五次的事。刚刚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戎宏斌是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陶瓷膜车间副主任,他在这里已经工作22年。
走进戎宏斌所在的陶瓷膜窑炉车间,感觉像是走进了一座温室,为什么这么热?“因为我们车间里是电窑炉。现在的温度接近40℃。夏天更热,有50℃。”戎宏斌和记者说。
记者看到,车间的角落堆放着一层层白色管子,每根1米多长、直径约四五厘米,横截面布满小孔。“这就是电窑烧制的陶瓷膜管,主要用来处理污水、分离石油。”戎宏斌告诉记者,这根小小的管子主要成分是泥,加入了特殊配方。
戎宏斌1999年刚进公司时在配方车间,公司人都知道戎宏斌肯吃苦,更爱创新。“当时的陶瓷膜管非常不稳定,客户使用一年不到就要更换。”戎宏斌说,为了延长管子寿命,他钻进实验室,反反复复试验,经常干到凌晨一两点,经过他的不懈努力,陶瓷膜管增强了耐腐蚀性,性能更稳定。
几年后,戎宏斌从配方车间调到了窑炉车间。这里夏天工作时候的温度高达50℃。为保证窑炉的稳定运行和产品的正常产出,需要不时更换加热元件。
加热元件如何换?记者跟随戎宏斌从梯子爬上了炉顶。到达炉顶的一瞬间,感觉置身于一个大火炉,脚底滚烫。“你就站在这里,不要再往前了,前面更换加热元件的地方更热,接近100℃。”戎宏斌叮嘱记者。说着,他戴上面具,拿出耐高温的不锈钢棒,再慢慢操作,小心翼翼掏出废弃加热元件,再置入新的加热元件。整一个完整的过程持续了20多分钟,感觉每一分钟都是煎熬。
终于换完,戎宏斌脸上、脖子上全是密密麻麻的汗珠,深蓝色衣服背后已经湿透。“换电热元件确实是个苦活,我一直在想办法用机器人代替,但是这样的高温对机器人也是个考验。”戎宏斌说。
陶瓷膜事业部负责人和记者说,窑炉车间常年保持运行在这样的高温环境里,安全是重中之重,戎宏斌每天定时排查自查安全风险隐患,察觉缺陷立即整改,多年来未出现一次差错,安全意识和责任已经融入到他的血液里。
全自动窑炉需要保持连续生产,从不停机。戎宏斌总是主动承担节假日值班任务,已连续多年在工作岗位上过年。同事让他回家陪陪家人,戎宏斌说:“家里我已经安排好了,这么多年我和我家庭已经习惯了。”
走下楼梯,戎宏斌擦了擦脸上的汗水,“你们现在看到的车间环境已经好多了,现在用的是全自动高温窑炉。这套全自动窑炉方案是我提出并设计的。”戎宏斌自豪地和记者说,原先的梭式高温窑生产效率低,而且烧制时,陶瓷膜管受热不均匀。为此,他查阅大量资料,学习了许多关于窑炉方面的知识,最终形成方案定制了这套全自动窑炉,使得生产效率提高了约20%,产品合格率提高了10%。
陶瓷膜管在烧制过程中因为工艺问题会产生一些含油废气,戎宏斌请教专家、查阅资料,通过不断实验,总结出采用高温焚烧炉能有效处理产品烧制过程中产生的含油废气。通过焚烧处理过的尾气只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完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也通过了环保部门的检验。他还引进陶瓷刻字设备,改进编码刻写软件程序,完全解决了手工给陶瓷管刻写编码效率低下、容易出错的弊端。
说起创新的动力,朴实的戎宏斌说:“我其实是个懒人,创新能让我和大家的工作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