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h官网专注生产:

耐磨陶瓷片,陶瓷橡胶复合衬板,耐磨陶瓷管道,耐磨陶瓷弯头

hth官网
产品中心
Product classification

从租赁占地“一栋别墅”的小厂到中国高端陶瓷材料翘楚 来看山东国瓷的成长故事

作者:hth网页登录入口  发布时间:2023-12-16 03:41:25

  选择新材料行业,山东国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注定要走一条不寻常的路。国瓷创立之时,竞争对手已位于金字塔尖,尖端技术大多掌握在外国人手中,想追赶都难,更何谈超越。

  怀揣着为国制材的梦想,定下要做中国最好的、国际上领先的电子陶瓷粉体材料企业的宏伟目标,十五年,国瓷从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成长为中国高端陶瓷材料行业的先驱,变成全球卓越材料的领导者,在新材料领域当仁不让地占据着多项“第一”,上市短短八年间,实现了市值从16亿元到目前320亿元的20倍飞越。

  钛酸钡粉体,是制造电子陶瓷的主要材料,被称为“电子陶瓷工业的支柱”。比如智能手机、5G通信设施里的陶瓷电子元件,都需要用它加工。这种高纯超细的高端粉体,以前没有一点一家中国企业能掌握其核心技术,几乎全被日本和美国企业垄断。

  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国瓷一开始就着手布局进口替代战略。虽然从零起步,但他们站在巨人肩膀上布局,抱着为国制材的梦想,选了这款非常难的产品。“当时中国新材料与其他几个国家相比有巨大的‘鸿沟’。”公司副总经理宋锡滨说。

  2005年5月29日公司开业,租来的600平方米厂房是他们创业开始的地方。这个只有别墅大小的“梦想起点”,虽然硬件条件不好,但挡不住他们不停实验,不停加班,不停想怎么样才可以做出和竞争对手一样的产品。

  制备方法是影响粉材质量的重要的条件,难度等级最高的是水热法。水热法生产的钛酸钡颗粒细且均匀,能够适用于高端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在国外只有日本堺化学(Sakai)公司掌握这一技术。

  国瓷选择了挑战难度最高的水热法。由于研发技术太难,国内没人愿意做。刚开始也不顺利,开业当天配的第一罐料喷得满车间都是,但他们坚定看好这一方向,顶住压力,最终公司成为国内首家、全球第二家攻克该技术并实现量产的企业,改变了我国钛酸钡粉体严重依赖进口的状况,成为全世界最大、最存在竞争力的MLCC材料供应商,重构了国内MLCC产业格局。

  围绕进口替代战略,国瓷还在催化、建筑陶瓷和生物医疗等领域深耕。细究国瓷发展历史,因研发技术难、历时长,所开展的每一项业务都处于上游的上游,都是为了突破国外垄断。就像公司董事长张曦所言:“我们进入的每一个领域,选得都是国内的‘空白’。”

  今天的国瓷,已在行业内占据了多个“第一”:超细纳米钛酸钡粉体全球第一;锂电池隔膜用高纯超细氧化铝材料、高端陶瓷牙用纳米氧化锆、建筑陶瓷墨水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MLCC用系列功能陶瓷材料国内市场占有率80%以上,全球占30%;全球第一家企业使用水热法生产氧化锆和氧化铝纳米粉体……

  2011年到2015年,是国瓷的突破期,产品有了自己的特色,60纳米钛酸钡、010E共材、水热法氧化锆等超出了借鉴逻辑。其中,60纳米钛酸钡产品推出时,日本的竞争对手开始反过来模仿。

  “听到这一条消息时,泪流满面,这是多么令国瓷人自豪的事情。”说到这,宋锡滨依然心潮澎湃,“至今,010E共材仍被日本客户称为最好的产品,水热法氧化锆更是让国瓷走向了巅峰,生产线也是迄今为止全球唯一水热法批量生产氧化锆的生产线。”

  在高手林立的材料“江湖”,国瓷之所以能异军突起,日渐在行业掌握话语权,靠的是不断自主研发创新,持续不断加大研发投入。2013年,国瓷提出研发基本方针:24小时研发,每年拿出5%营业额鼓励全员搞研发。“创业一定要以创新和市场为龙头,而研发是永远生存的根本。只有永不停歇地研发,持续创造新价值,才能做好真正的引领者。”宋锡滨说。

  就在此时,他们已深刻认识到专利布局、情报调研、设备研发、技术研发的重要性。宋锡滨认为,创新一定要通过专利来体现,为此他们在研发之初就进行专利布局,一直做储备式专利。

  2011年,公司第一次进行系统新产品调研,并提出设备研发和工艺研发,完成铈锆、钛酸锂、氧化锆等产品的研发,现在依然进行着很多产品的储备;2012年,完成第一次专利布局报告;2013年提出检测研发,并进行仔细的检测方法和检测设备研发;2014年提出核心技术概念、建立设备研发体系,并于2016年打造出七大核心技术及平台,提出十年百亿不是梦的目标。

  在全球,国瓷主持或主要参与制定了《防晒用纳米二氧化钛》、《硅橡胶用气相二氧化硅》和《汽车尾气处理用催化剂载体纳米氧化铝》等国际标准;国内,累计取得专利187项,发明专利78项,实用新型专利104项,外观设计专利5项。其中“一种连续制备钛酸钡粉体的工艺”获得中国发明专利金奖;国际专利方面,12件PCT专利进入国际初审,获得12件外国专利授权,授权国家(组织)包括美国、韩国、欧专局等。

  创新永无止境,发展永无止境。在国瓷,研发既要顾及眼前,又要考虑未来。目前,在技术方面布局未来已成常态,宋锡滨说:“部分研发人员做5年后的布局,部分做现阶段的事,还有一部分做现存技术提升,保证每个时间点,都能拿出存在竞争力的产品。”

  随着资本、人才、产业的快速融合,创新、技术、产品快速迭代,企业和企业家要有放眼全球的眼光,看清未来趋势。

  国瓷同样如此。能长期保持快速地增长,并在多个细致划分领域成为龙头,除了“十年磨一剑”的定力,还有以生态化发展思维长远布局的实践。

  随着公司上市,只做一种材料已不能支撑国瓷的快速地发展,为此他们明确了打造新材料平台型公司的战略目标,布局外延式发展:以东营总部为原点,通过并购、控股参股,与更多子公司、合伙企业画大同心圆,实施产业链一体化布局。

  “很多板块都是我们自己研发、掌握了技术,再找下游能够产业化的平台做并购,迅速产业化并快速切入市场。”宋锡滨说。

  2013年,国瓷成立子公司——山东国瓷康立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专注生产陶瓷墨水,对进口品牌发起进攻。

  2015年,国瓷进军齿科材料领域,并于2018年实现了对爱尔创100%持股,打通了从工业品纳米氧化锆到消费品义齿的全产业链,实现了氧化锆义齿材料垂直一体化布局。

  在催化领域,美国康宁和日本NGK曾垄断全球80%以上份额。2017年,国瓷收购宜兴王子陶瓷,切入蜂窝陶瓷行业,进军环保领域,进行汽车尾气治理方面的产业布局。又接连收购、控股成立了江苏国瓷新材料、江西国瓷博晶新材料。目前,国瓷成为全世界唯一一家可提供除贵金属活性成分以外的全套列汽车尾气催化材料的企业。

  “收购的基本都是规模不大、具有产业协同效应的创新型企业。它们的共同点是,在加大研发投入和规模扩张方面存在困难,而这恰是国瓷发挥优势的着力点——融资的便利性和逐渐完备的运营管理体制。”宋锡滨说。

  在统一目标下,公司总部和各子公司共同完成了产业链布局,让国瓷从单一MLCC介质材料业务成功转型为拥有多个先进新材料业务板块的平台型公司

  2020年,是国瓷成立的十五周年。从一个“弹丸”小厂,到中国高端陶瓷材料翘楚,再到可与日本欧美等国外先进材料企业相竞争的领军型企业,国瓷的发展凝聚着团结协作、共同奋斗的实干精神,也离不开“力出一孔、利出一孔”经营管理理念。

  每天凌晨时分,大多数人进入梦乡时,国瓷的科研实验楼里依然灯火通明,科研人员不知疲倦地进行着攻坚研发。对他们来说,研发到后半夜是“家常便饭”,但这不是公司规定或要求,而是他们的主动行为。不仅如此,“上下班打卡”、“加班”从未出现在规章制度中,员工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却与日俱增。是什么让员工对企业有如此强烈的归属感?

  “我们学习‘力出一孔、利出一孔’的管理理念,2012年上市后,便设立职级制度并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达到职级的员工可持有相应股权。”张曦道出其中“奥秘”。国瓷先后四次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和骨干力量,通过股权这一形式牢牢地聚合在一起。整个国瓷,参与员工持股计划的员工近30%。

  “力出一孔,利出一孔”出自管仲《管子·国蓄第七十三》:“利出于一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不诎;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除了利益共享,国瓷核心团队有战略上的一致性,员工聚焦一个目标持续奋斗。

  “创业初期,公司最被赞赏的是快速决策和超强的执行力。如今体量不断增大,我们仍坚持短链条决策,给组织更充分的授权,给员工更充分的信任。”宋锡滨说。

  这一点,公司人力资源总监李银果感受颇深。2016年10月,他刚来到国瓷,第二天就接收了所有员工核心信息,并参与高层会议,这让他没想到:“作为新员工,这样充分的授权以及发自内心的信任和尊重,是最难辜负的,而这也是员工忠诚度很高的一个原因。”国瓷秉持着“只要来了就是国瓷人”的理念,基于信任做管理,实现组织和个人的共同成长。

  古人语:“举贤不避亲仇”,但国瓷却“举贤避亲”,规定中层以上干部不允许推荐亲属朋友进公司,倡导简单的人际关系。“公司创始团队没有一个亲属在公司,在领导影响下,企业凝聚出前所未有的向心力。”李银果说。

  开放的人才系统也是国瓷制胜的一个重要原因。国瓷从始至终坚持自身培养和外部引进并重的人才战略。“当自身能力不够时就必须引进外部优秀人才。一方面发挥人才长处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另一方面,以包容的心态加速人才和公司融合。”李银果说。开放的人才系统让员工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能力,也把国瓷事业推向了新高度。

  十五年前,国瓷提出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不忘初心,为国制材,做有梦想的国瓷人。未来,他们将继续在这条路上坚定求索,继续书写新的传奇。